跨域跨障礙種子發芽課程期末展演
【教發中心提供】國立中山大學與美國在台協會AIT合作英語教育專家計畫(English Language Specialist Program, ELS Program)啟動,邀請英語教育專家協助進行 EMI教師培訓,除提供「教學演示」【劇藝系/文學院提供】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助理教授何怡璉本學期開設「表演藝術走入城市生活」課程,四個月中透過多次課程與工作坊與學員互動,實踐共創共融,12月30日將於中央公園展演「表演藝術走入城市生活」期末提案,歡迎市民共同欣賞參與。
「表演藝術走入城市生活」授課教師何怡璉攜手課程4位業師,包括即興舞蹈家黎美光、心理諮商師林茹鴻、即興舞蹈家陳宜君和非視覺藝術工作者家許家峰,帶領學員從自我探索、集體創作發想到排練,透過「異身體、異空間」的共創再次使用五感四肢感受環境,陪伴學員在中央公園一起種下心中期末提案的種子。
何怡璉說明,高雄文學館與中央公園提供了市民和大學生一個據點對話的空間,學員們從初始17組個人提案,到慢慢收攏成3組團體提案,實踐跨域、跨障礙的共融,在最後一場工作坊中,林茹鴻心理諮商師引用Winnicott「遊戲」、「創造力」的概念,建立團隊的信心。
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學生王佑程表示,學期初以為大家會用單純的舞蹈形式呈現期末集體創作,但在排練過程中發現,大家從歷史、社會環境、個人生命經驗等各個不同面向的角度切入來發想提案。學員應萬年提到,他們這組想呈現的就是非自身的個人或群體,以肢體動作、語言、情緒以及利用其他道具所創造出來的景象。同組的中山大學社會系僑生郭卓然分享,「劍」不僅是他的道具,「劍舞」更是他在台灣求學一年中最想重拾的興趣,搭配高師大美術研究所學生林宗易發想的物哀與四季的變化,來呼應在劇本中探討面臨疾病時心境上的轉變。
除了劇本融入中央公園歷史脈絡,不同組別還加入了瑜珈、小提琴、木箱鼓等元素,在劇本中也倡議了文化平權、護樹等議題,透過各種不同表演形式,以中央公園為舞台用藝術思維實踐社會參與。「表演藝術走入城市生活」12月30日下午將於中央公園進行期末呈現,邀請師生與民眾一同來享受城市漫遊樂趣。
(公共事務組編修)
本文引自:https://reurl.cc/N49WL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