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EMI銜接先修課程 中山大學帶領新生打好基礎

 

為協助大一新生順利銜接大學課程,特別是全英語授課(EMI)此種新型學習模式,國立中山大學從112學年度開始推動多元線上與實體資源,一方面補足基礎知識,也帶領學生熟悉大學當中使用的英語詞彙。中山大學提供共同必修線上銜接課程與舉辦實體工作坊,從線上與實體雙管齊下,補足高中與大學之間的知識落差與授課模式轉變,期盼帶領新生打好基礎,順利適應大學生活。

自 112 學年度起,中山大學在開學前夕的週末舉辦「實體EMI銜接課程工作坊」,邀請學科教師與通識英語教師,透過輕鬆的講座方式幫助學生熟悉全英授課模式。工作坊中教師帶入電影、學科歷史、與解題練習等活動,也藉機向新生講解「加簽 extra admisssion」、「退選 drop course」、或「請假 take leave」等流程的定義與運作方式。

113學年度,中山大學同步推出實體EMI銜接課程工作坊以及大一共同必修線上課程,協助大一新生適應全英授課型態。線上課程方面,本校邀請應數系、物理系、化學系教師錄製「微積分」、「普通物理」、及「普通化學」線上教材,搭配國際平臺數位課程,推出微學分課程,供大一新生在開學前先行修習,除重溫領域常見之理論公式外,參加線上課程的新生也能提早用英語預習專有名詞,讓開學後能更有效率地上課與學習。本系列數位課程共吸引逾250名學生人次報名,其中近半數學生順利完成課程。

除了銜接課程外,中山大學也邀請外文系、應數系教師、與學術交流基金會英語協同教學人員,為新生錄製「課室英語」、「線性代數」、與「英語說寫技巧」等EMI模組教材。模組教材作為學生線上學習或教師課堂補充用,在充實課程內容同時,也加強學生的英語寫作與口說等溝通能力。

教務長歐淑珍教授表示,中山大學銜接課程最大的特點在於課程主打「全英文授課」,讓學生在入學前循序漸進地熟悉英文作為未來學習的語言,強化資訊收集能力、跨文化交流能力,更培養學生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人才。而除開學前之銜接課程,中山大學亦積極推廣校內學生英語自學管道,提供更多元及彈性的修課選擇,提升學生英語能力同時強化學科領域知識。